1.jpg
2.jpg
1.jpg

【两会声音】有色委员话机遇

2018第十二届中国(上海)国际有色金属工业展览会于2018年11月1-3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办!展会主要展示金属原材料、金属制品、金属加工、有色金属矿业技术与设备、金属冶炼、铸造、表面处理等新产品新应用,热诚欢迎业内人士前来参观洽谈!


张天任:建议调整电池消费税 生产制造环节征税不科学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天能集团党委书记兼董事长张天任告诉记者,今年他提交了3项议案、3个行业建议、8个地方发展建议,一共18份建议和议案。同时,他再度针对铅蓄电池消费税提出建议,希望优化调整征税环节,目前从生产端征税不合理,电池企业生存空间被大大压缩了。


此次两会,张天任的三份议案全是关于呼吁相关法规加快立法的建议,分别是《关于加快制定自主品牌促进法的议案》、《关于制定资源综合利用法的议案》以及《关于制定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法的议案》。


其中,在张天任计划提交的18份建议和议案中,关于调整优化铅蓄电池消费税的建议成为张天任关注的重点行业话题。


2015年1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关于对电池涂料征收消费税的通知》(16号文)规定,“自2015年2月1日起,将对各类电池征收消费税(部分电池免征),在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环节征收,适用税率均为4%。”


对此,张天任表示,铅蓄电池消费税,实施已两年多时间,总体来看,征管基本到位,但目前行业骨干铅蓄电池企业背负着沉重的成本压力。


他认为,铅蓄电池消费税更应该在消费端征收,目前的规定是在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环节征收,并不那么合理,大大压缩了电池企业的生存空间,可能会把制造业搞垮,“你如果限制消费,应该在消费端征税,不能制造的环节你来征税,这个是不科学的。”


据张天任介绍,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对52家大中型铅蓄电池企业的统计调查,2016年共缴纳消费税约23.2亿元,而同期利润总额仅为19.3亿元。“消费税导致的成本转移基本是由铅蓄电池企业自身担负的,基本没有向消费、需求方转移或转移比例极低。对已经符合行业规范条件、实现清洁化生产的骨干电池企业来说,继续实施消费税征收,适用对象和范围欠当”。


根据张天任的想法,从实施结果来看,电池消费税既没有体现不同电池类型的资源消耗性与循环性,在保护资源环境、促进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效果也有限,这种“一刀切”的税收模式,压缩了合法企业的生存空间,扰乱国家提倡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方向,非常有必要予以修正、调整。


他感叹:“特别是2017年以来,原材料铅的价格涨幅高达50%,由于铅蓄电池中70%左右的成本是铅,铅价上涨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再加上4%的消费税,企业税负率过重,骨干企业无不苦不堪言”。


张天任建议,应当对消费税施行减征、差异化征收或先征后返,体现税收政策对绿色、循环、低碳这一目标的政策导向。“对经过工信部审核,已公告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试行消费税免征的办法,可采取直接免征,也可以采取先征后返,对这些优势企业专项用于绿色产品研发、环保科技或技改项目提供支持”。


丁士启: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 严控铜冶炼无序扩张


出席今年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铜陵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丁士启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化推进是促进行业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助推器。他建议,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尤其是在近年来我国铜冶炼行业出现了井喷式盲目建设的时期,应严格限制国内铜冶炼新增产能,加速淘汰落后产能,谨防铜冶炼行业步过剩产能和低端产能过多的后尘。


作为曾获国务院技术津贴专家的丁士启,不仅是一位实干者更是一位技术达人,多年在铜行业内打拼的他,早已将行业发展情况及现状烂熟于心。


他说:"作为世界铜消费和生产量最大的国家,我国的铜资源仅占全世界的4.35%,铜资源量严重不足,供需严重失衡,而近年来铜冶炼产能的无序扩张,已引起铜行业发展面临着资源供给保障不足、存在环保隐患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难题。"


此外,丁士启还表示,在原材料严重依赖进口的情况下,目前我国铜精矿原料需求增长过快,原料供应出现严重不足,同时,铜冶炼产能还出现盲目扩张的态势,已呈现出过剩的局面,威胁着我国铜行业的整体利益和发展。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丁士启在这届的两会上就此来带了一份《关于加大供给侧改革,限制国内铜冶炼产能无序过快增长的建议》。


他建议,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通过国家调控严格限制新增铜冶炼产能,坚决淘汰落后产能,避免出现产能过剩局面;另外,严格加大铜冶炼行业审批管理,对新建铜冶炼项目由备案制改为审批制管理。


他告诉记者,当前国家对新建或者改造的铜冶炼项目,主要按照工信部2014年5月1日颁布实施的《铜冶炼行业规范条件》,其内容主要在技术、能耗、环保等方面规范新项目,而非行业的整体规划,难以控制冶炼产能扩张。


丁士启提出,国家应尽快对铜冶炼和精炼产能进行一个整体性的总规划,其中特别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防止个别企业"偷梁换柱"新建铜冶炼厂,在实施中,还可以通过行业协会的引导来发挥作用。


与此同时,铜冶炼行业环保影响因素较多、环保风险大,出现环保问题后难以治理,影响面广。目前实行的备案制一定程度上促使了铜冶炼产能盲目扩张、蜂拥而上的混乱局面。建议国家应从宏观层面加大管控力度,新建铜冶炼项目应由备案制改为审批制,从而保障铜冶炼行业高质量有序健康发展。


丁士启说:"为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践行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向前发展,铜陵集团已将下属的一家相对产能较为落后的铜冶炼企业叫停,产能达12万吨;而公司的在厄瓜尔多的'一带一路'项目--米拉多铜矿建设进展顺利,2018年低将实现投产,彼时将为国内提供更多优质的原材料。"


宁崇瑞委员:工程总承包(EPC)模式是设计院转型发展之路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工程集团公司兰州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宁崇瑞。宁崇瑞深入阐述了当前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现状、历史变迁以及他对未来行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等。


宁崇瑞指出,过去十几年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设计行业经历了难得的"黄金时代",但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在创新驱动背景下,设计行业逐步走进了"白银时代"。今后包括兰州有色院在内的有色设计院所必须积极践行新的发展理念,要走出一条"调结构、转方式"的发展之路,同时他表明,对于设计院所来讲,设计专业老本行不能丢弃。针对兰州院的实际情况,他提出设计院所未来发展必须要把握好三个重点。


一是在有色行业要继续立足于矿山,发挥优势,拓展设计勘察业务,同时要加大对冶炼方面的投入,力求拓宽设计产业链,提升设计院的生存空间。二是要积极保持向民用设计转型的良好态势,坚定走好设计产业转型发展之路。"前些年,兰州有色院在这方面保持还不错。在前两年项目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兰州有色院依靠基础力量、技术服务等各种措施,取得了良好的业绩。"宁崇瑞介绍道。三是要积极融入市政规划,紧盯国家开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城市建设等新发展战略,拉长设计产业链条,坚持三足鼎立发展。


针对当前建筑设计行业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设计院所该如何走好生存发展之路,宁崇瑞也谈了他的见解。他认为作为设计院所,首先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重视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将科研项目转化为生产力。其次是设计院所应拓展业务范围,实施多元化发展。宁崇瑞说:"过去,兰州有色院主要是以有色金属矿山和民用建筑设计为主,现在拓展到了民用板块、市政建设、工程监理等方面,采取多条腿走路的方式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第三,工程总承包(EPC)模式是设计院的发展方向,也是国家提倡的发展模式。宁崇瑞介绍,兰州有色院在这个板块具备资质很多年,但并没有实质展开,这两年迫使企业下大力气求发展,并成功承接了两个项目,虽然开局比较艰难,不如设计那么轻车熟路,但这是改革的必经之路。


在谈到对有色设计行业未来的展望时,宁崇瑞认为,目前科技创新是主线,未来必须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但科技创新要依靠人才支撑,而西北地区人才匮乏严重,这是很现实的矛盾。他呼吁国家给予适当的政策支持,逐步加大西北地区的人才储备。


宁崇瑞还指出,目前有色行业遇到的挑战和困难比较大,设计院所也可以从节能环保着手,积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开放"五大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出一条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创新发展之路。


行业新闻

联系我们

环润展览(上海)有限公司

地  址:上海市浦东新区龙阳路2345号

电  话:021-6419 9232

传  真:021-8031 2427

邮  箱:3335774729@qq.com

官  网:www.ysjsgyexpo.com 

参观登记

参展登记